2023年3月

  • 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赋能“高质量发展” 增彩“高品质生活”

    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赋能“高质量发展” 增彩“高品质生活”

    本报讯(记者鲁元珍)3月3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浙江义乌开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1100多家企业参加博览会及各项活动。   本届博览会设有主题馆、美丽中国馆、诗画浙江馆、休闲创意生活馆、国货潮品馆、新消费生活馆、数字贸易馆、电竞动漫馆等8个馆,既有展示各地文化和旅游成果的综合性展馆,也有反映新产品新业态的专业性展馆,包括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旅游装备用品、度假消费用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场...

    汽车文化 2023-04-01 76716 0 旅游产业
  • 旅游休闲街区走品质化发展新路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旅游休闲街区走品质化发展新路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旅游休闲街区如何走品质化发展新路   北京的前门大街、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重庆的磁器口、成都的春熙路……这些耳熟能详的街区,或古风悠远,或现代时尚,或异域风情,或名家风范,尽在街巷间升腾的烟火气中。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旅游休闲街区,是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巷,也是繁华的市井商业中心,在时代的发展中,它们记录着一地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更在如今的旅游发展中成为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   近日,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北京751旅游休闲街区、天津古文化街等57个街区入选。...

  • 全国人大代表访谈 宋兆普:弘扬国粹文化,传承中医技艺 要加强乡村中医药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访谈 宋兆普:弘扬国粹文化,传承中医技艺 要加强乡村中医药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社会转型和发展,乡村中医在待遇、养老、行医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致使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群众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乡村医生队伍是卫生事业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最直接、最前沿的阵地” 2023年1月17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河南省将建立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中心。宋兆普说“作为中医人,我感到很激动,也很振奋。省委、省政府重视中医药发展,河南的中医药事...

  • 甘肃通渭:医疗“组团式”帮扶惠民生

    甘肃通渭:医疗“组团式”帮扶惠民生

    3月23日,在通渭县人民医院内科楼,青岛市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医生李培慧(左二)和当地医生交流病例治疗方案。 2022年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被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共同帮扶通渭县人民医院,派出5名专家构成的医疗团队,重点就帮扶医院医生诊疗水平、健康管理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强协作,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 新华社记者 张智敏 摄 3月23日,在通渭县人民医院内科楼,青岛市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医生赵磊(左一)对患者进行检查。 2...

  • 秒睡、猝倒、睡眠瘫痪……与君初识“发作性睡病”

    秒睡、猝倒、睡眠瘫痪……与君初识“发作性睡病”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倪元锦 任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发性中枢性睡眠增多性疾病,以白天不可抗拒的嗜睡、猝倒、睡眠幻觉、睡眠瘫痪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日前,记者采访专家及“觉主”(发作性睡病患者自称“觉主”),带您了解发作性睡病。 今年38岁的“猫熊”是“觉主家”发作性睡病关爱中心的负责人,她服务的公益中心关注了1600多个发作性睡病患者家庭。“猫熊”是上大学后才开始意识自己嗜睡,吃饭时会睡着,坐公交、地铁睡过站是常事,睡眠瘫痪时有发生。 44岁的“亮哥”是“...

  • 如何诊断失眠找回好眠?记者“插管”体验睡眠医学监测

    如何诊断失眠找回好眠?记者“插管”体验睡眠医学监测

    原标题:如何诊断失眠找回好眠?记者“插管”体验睡眠医学监测 文/ 记者 薛仁政 实习生 舒安淇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统计,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失眠、鼾症成了在睡眠医学中心诊断最多的睡眠疾病,困扰着不少人。睡眠医学中心是如何监测患者睡眠的?失眠和鼾症要如何治疗?近日, 记者走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睡眠医学中心一探究竟。 记者体验多导睡眠监测仪 图/ 记者 甘卓然 睡眠监测+智能床...

  • 江苏南通通州:七旬老人义务照顾七旬邻居,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江苏南通通州:七旬老人义务照顾七旬邻居,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张玉芳(右)和柳和选正在拉家常。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人民网南通3月19日电 (记者王继亮)“如果不是玉芳这个好姐妹照顾,生活哪有这么顺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三甲社区居民柳和选说,在六年前,丈夫和儿子相继过世,留下她一人独自生活,由于常年瘫痪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一度陷入绝望。彼时,邻居张玉芳向她伸出了援手。 提及张玉芳对自己的好,柳和选眼里泛起了泪花:“我们俩同龄,都已经76岁了,购买生活物资都是她帮我去买,日常还把她家里种的蔬菜给我送来,时不时还烧点红烧肉给我,就像自己的亲姊妹,没有她,我很难吃上...

    选车买车 2023-03-20 95007 0 张玉芳社会万象
  • 聚焦全国爱耳日:我国因聋致残率明显下降 老年性耳聋亟待干预

    聚焦全国爱耳日:我国因聋致残率明显下降 老年性耳聋亟待干预

    2023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婴幼儿超1周岁口齿不清应及时前往耳科门诊检查、老年性耳聋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长期处于超过85分贝噪音环境可能造成听力损伤……聚焦全国爱耳日,医学专家呼吁全社会强化护耳、爱耳理念。 我国多措并举 因聋致残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传染性疾病、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听力残疾大幅减少,因聋致残率明显下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说,通过实施包括《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内的多个国家规划和相关政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