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 为沿岸披绿 护大江奔流,为沿岸披绿 护大江奔流

    为沿岸披绿 护大江奔流,为沿岸披绿 护大江奔流

    原标题:为沿岸披绿 护大江奔流 雅鲁藏布江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滋养着沿岸的生灵。多年来,雅鲁藏布江沿江地市通过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退耕还草等措施,走出了一条雅鲁藏布江的绿色发展之路。 休牧造林 雅鲁藏布江绿意盎然 初夏,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日喀则市仲巴县杰马央宗冰川脚下,探访雅鲁藏布江的源头现状。 “因为海拔高、温度低,这里气候相对干旱。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以前旱的时候,水干了露出河床,大风一刮,到处都是沙子。”仲巴县帕江乡...

  • 蔬菜之乡上扬产业“微笑曲线”

    蔬菜之乡上扬产业“微笑曲线”

      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4月20日拉开帷幕。尝七色西红柿,看长在空中的红薯,赏比人还高的丝瓜……人们走进展馆,感受蔬菜市场的新变化。新品种、新技术再次聚集寿光。   山东寿光,中国蔬菜之乡。   行走在弥河两岸,15.7万座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30多年前,冬暖式蔬菜大棚从这里推向全国,改变了北方冬季难以吃到新鲜蔬菜的历史。今天,这里的蔬菜“买全国、卖全国”,从东北黑土地到南方海岛,全国各地的大棚中,不少都有“寿光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 农业农村部:抓住窗口期 全力打好防病虫保夏粮丰收攻坚战

    农业农村部:抓住窗口期 全力打好防病虫保夏粮丰收攻坚战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李栋)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收的小麦占口粮的四成左右。为全力打好防病虫保夏粮丰收攻坚战,农业农村部进一步调度分析黄淮、江淮、西北小麦病虫害发生态势,对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从生长程度来看,目前江淮、江汉冬小麦正处于盛花期,黄淮、华北、西北东部等地开始抽穗扬花,近期既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也是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关键窗口。 “4月中旬以来,江淮北部、江汉东部、黄淮海主产区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侵染,加之病菌借气流、风雨...

  •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原标题: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盐池有近6万亩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蒸发量大,茫茫荒原上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个白霜滩,地下全是苦咸水。长期以来,我们尝试着挖排碱沟、上生态肥,很多办法都用过,依然无法改变“水分蒸发走、盐分留下来”的状况。    一次外地招商引资中,螺旋藻养殖让大家眼前一亮。“螺旋藻养殖需要的就是碱性水,你们那里简直是天然养殖区。”南京一家专门搞螺旋藻养殖的企业负责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既然除不掉盐碱,何不因地制宜、变害为宝,为盐碱滩引来“新主人”?就这样...

  • 春耕备播忙,夏粮丰收基础实(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

    春耕备播忙,夏粮丰收基础实(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

      谷雨时节种谷天。在江西省德兴市泗洲镇潭埠村,种粮大户王德文站上田埂,指挥着插秧机将秧苗移栽进一汪汪稻田,“这苗长得不赖,机插后田管到位,收成差不了!”   粮丰天下安。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夏粮丰收有了扎实基础,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底气更足。   “地里多是一类苗咧”   眼下,正值农忙,管护小麦、移栽水稻、播种...

  • 致富路上迎“薯”光(新气象 新作为)

    致富路上迎“薯”光(新气象 新作为)

      图①: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主任林团荣(左)在观察马铃薯新品种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张 枨摄   图②:乌兰察布马铃薯种薯吸引采购商的关注。  张晓鹏摄   图③:乌兰察布农户收获马铃薯。  阿古拉摄  图④:位于商都县的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组培中心大棚内种植的原原种。  本报记者 张 枨摄   气温回暖、天气晴好,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迎来了春耕备耕的好时节:旋耕农机在田间地头不断翻整土地,种植...

  • 特色稻米促产业链延伸(经济聚焦)

    特色稻米促产业链延伸(经济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小站稻振兴,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当地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延伸拓展小站稻产业链条,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编  者        每天凌晨3点起床,是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种粮大户李树增的习惯。“4月以来,农事越来越多,...

  • 打好特色牌  拓宽致富路(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

    打好特色牌  拓宽致富路(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

      一颗安徽砀山酥梨,区域品牌价值达190亿元,带动梨农年增收2.5亿元以上,成为强县富民的“金果子”。一块连城红心地瓜干,衍生出五大系列160多个品种,销量占国内市场的80%。一块云南鲜花饼,花香沁人心脾、甜而不腻,形成了“千家企业、百亿产值”的产业格局……大江南北,广袤乡村,一个个“土特产”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让人印象深刻。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土特产”如何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如何找准路子,把好资源转化成好产业?记者进行了采访。   立足资源优势,塑...

  •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郁琼源、于文静)全国大范围小麦跨区机收即将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农业农村部18日对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夺取夏粮丰收到手,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18日召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夏收夏种环环相扣,尤其是今年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机收减损、机播提质都是关键环节。   农业农村部...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话说新农村)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话说新农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要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广袤乡村产业更兴旺,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      珠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年产1.2亿斤瓜果蔬菜,成了雪域高原最大的“菜篮子”,全县3200多农户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白朗蔬菜产业发展离不开山东省寿光市技术支持。为了适应白朗县海拔高、风力大、光照强等条件,寿光技术人员对大棚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改进,定制了防紫外线的棚膜,创新使用了固定棚膜的卡槽。   发展特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