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 第4页
-
薄如原子的人工神经元面世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刘霞)来自英国牛津大学、IBM欧洲研究所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宣布了一项重要成就:他们通过堆叠二维(2D)材料,开发出一种厚度仅几个原子大小的人工神经元,其能够处理光和电信号进行计算,有望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也有助科学家更好地模拟和理解人脑。相关研究成果刊载于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重建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以开发更快、更节能的机器学习系统。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是使用忆阻器,但一个关键挑战是难以整合前馈和反馈神经元...
-
云南大理古生村:“山”“海”间的白族风情
青瓦白墙的民居、干净整洁的街巷,溪水环流、绿树成荫……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已有千年历史,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山”与“海”间,白族传统村落的万种风情被古生村村民李德昌概括为“苍洱毓秀”四个大字,写在自家小院的墙上。 李德昌家是一个“三坊一照壁”的四合院,体现了坊、阁、照壁相结合和青瓦白墙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院内宽敞明亮,红花朵朵,绿意盎然。“我在这个院子里长大,我跟家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李德昌的儿子、35岁的李银东笑着说。 小院外是一条供...
-
两部门发文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夯实“底盘”
原标题:两部门发文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夯实“底盘”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5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政策利好 充电设施相关企业 在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
-
既要经济红 也要生态绿(品牌论)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理解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修复和治理长江生态环境,确保全流域生态安全,是共抓大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不能突破的底线。二者不可偏废,辩证统一。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
-
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实现超快调控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5月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等人与国内同行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在硅基锗量子点中实现了自旋量子比特操控速率的电场调控,以及自旋翻转速率超过1.2GHz的自旋量子比特超快操控,该速率是国际上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中已报道的最高值,对提升自旋量子比特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通信》上。 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以其长量子退相干时间和高操控保真度,以及其与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兼容的高可扩展...
-
长沙“挖”通首个盾构法施工磁浮隧道
在长长的隧道里面,挖呀挖呀挖…… 5月6日,湖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地下27米,“磁浮二号”国产盾构机顺利拆解完成并吊出。 至此,由长沙轨道集团建设、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我国首条盾构法施工的中低速磁浮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同时,也打开了“盾构与磁浮”的新建设方式。 首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零沉降”下穿敏感区 据了解,工程需下穿机场敏感区,也是机场区域内首次以盾构下穿方式施工。期间,需穿越T2航站楼指廊、停机坪、下滑台及航油管线等多处节点,沉降控制及安全风险要求高、地下施工难...
-
清华团队探测到星系形成演化“内驱力”
科技日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华凌)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天文系研究团队历时多年通过全波段数据,探测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围气体进入星系的详细过程,证实重元素丰度较高的“循环内流”是驱动宇宙早期大质量星系形成的关键,为理解星系“生态系统”以及星系的形成演化迈出重要一步。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国际上首次对星系“循环内流”直接清晰成像,即探测到星系形成演化的“内驱力”。相关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 星系吸积星系外气体形成恒星的详细过程,一直是天体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在非常...
-
做契合资源禀赋的稀土永磁材料
原标题:做契合资源禀赋的稀土永磁材料 说起稀土永磁材料,不少人会感到陌生。 实际上,此时此刻,你可能正将它握在手中:手机的变焦镜头,通过微型电机来运转,这种电机里就有数颗小小的稀土永磁材料。 除了应用于手机,稀土永磁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功能性材料。在江西赣州,世界首条采用永磁磁浮技术的“兴国号”列车正穿梭于革命老区兴国县,其中就应用了一种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铈磁体。 历时多年攻关,铈磁体的研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副总工程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