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女性参与送外卖和网约车行业是否妥当,会带来哪些问题呢?

天宸全网 汽车行情 2024-11-13 108763

近日,一名北京的女性外卖骑手分享了自己的职业转变经历。

经历说起来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在商场站足12小时的收入不如在高峰时间段送6个小时的外卖;于是有些职业女性放弃原本的工作,转行去跑了外卖,或者去开了网约车。比如报道中的王海霞在经营的服饰店关门之后就去跑了外卖,其丈夫所从事的维修行业也难以经营,最终选择去跑网约车。

有些报道称女骑手和女司机的增多是体现“灵活高收入的新引力。”

果真如此吗?

观点

笔者认为如果一个人自己经营的服饰店或维修厂运营状况良好的话,相信其往往不会愿意从“老板”的角色转变为“服务人员。”这样的转变是不值得鼓励的,甚至应当提高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的职业门槛,否则这两个行业绝不会再能“多劳多得”而只会是“多劳少得。”

供求关系决定行业竞争烈度。

一座城市或许只需要一千名外卖员,可是由于类似的资讯让一些人对外卖员的收入产生了误解,于是外卖员的人数增加到两千人。结果会如何呢?结果当然是外卖员的收入整体下降。因为需要点外卖的人还是那些人,甚至需要点外卖的人里还有后续去跑外卖的人——需求量没有增加或不增反减,供给量增大只会造成非良性竞争。

网约车行业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大多数网约车的流水都不复以往,单价也在降低。可是网约车运营企业从来不担心注册车辆会减少,究其原因正是类似的资讯偶尔的出现。

鼓励从事送外卖或网约车真的对吗?

或许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而且对于用户而言更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在外卖员和网约车的收入被持续压缩之后,其服务水平只会同步变差!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期望薪资与付出的对等,不同的薪资也对应着不同的服务水平。为何外卖员的送餐态度越来越差?差到即便是自己的错误也会埋怨用户。为何网约车对乘客的态度也越来越差?差到动不动就发火。原因还是收入的降低,此时如果再鼓励一些人去参与进去的话,这两大行当都会一塌糊涂。

“灵活高收入”的概念基本不存在,绝不适用于送外卖和网约车两个行业。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愿意去从事这两个行业?

其原因看似是跑外卖或开网约车挣得多,然而那不过是在模式推广普及的初期的情形,也就是所谓的“高红利期。”一旦产业形成规模则“高红利期”会自然结束。所以会有许多人愿意从事这两个行业的原因绝非其收入如何,根本原因是完全没有“技术门槛”而已。

会骑电动车就能去送外卖。

会开汽车就能去跑网约车。

绝大多数成年人都能骑电动车,机动车驾驶员的数量超过5亿人。所以这两个行业客观上真的没有任何技术门槛,是任谁都能去从事的。

一个毫无技术门槛可言的行业凭什么有高收入?

或者说一个毫无技术门槛可言的行业获得了高收入真的合理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送外卖和跑网约车都可以成为高薪职业的话,那么大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笔者认为不应当鼓励从事外卖员和网约车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都已经有人员和运力饱和的情况。如果持续往里输入人员的话,这两个行业不用多久就会消失——与其选择服务水平过于差的外卖配送还不如走出去吃东西,与其选择只要乘车就有概率和司机吵架的网约车还不如去坐无人驾驶车。

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这种习惯低投入就想要高回报的思维会成为很大的隐患;而女性收入本就偏低,此时还在鼓励女性参与送外卖和网约车,这似乎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天宸汽车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