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 第19页

  •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原标题: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盐池有近6万亩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蒸发量大,茫茫荒原上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个白霜滩,地下全是苦咸水。长期以来,我们尝试着挖排碱沟、上生态肥,很多办法都用过,依然无法改变“水分蒸发走、盐分留下来”的状况。    一次外地招商引资中,螺旋藻养殖让大家眼前一亮。“螺旋藻养殖需要的就是碱性水,你们那里简直是天然养殖区。”南京一家专门搞螺旋藻养殖的企业负责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既然除不掉盐碱,何不因地制宜、变害为宝,为盐碱滩引来“新主人”?就这样...

  • 春耕备播忙,夏粮丰收基础实(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

    春耕备播忙,夏粮丰收基础实(中国经济,开局跑出新气象)

      谷雨时节种谷天。在江西省德兴市泗洲镇潭埠村,种粮大户王德文站上田埂,指挥着插秧机将秧苗移栽进一汪汪稻田,“这苗长得不赖,机插后田管到位,收成差不了!”   粮丰天下安。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夏粮丰收有了扎实基础,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底气更足。   “地里多是一类苗咧”   眼下,正值农忙,管护小麦、移栽水稻、播种...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随着近段时间“淄博烧烤”的火爆,让夜间经济再次成为热点。带动就业、提振消费,夜间经济作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已经成为各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夜间经济正在引发新一轮的消费热潮。 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的繁荣程度,俨然成为区域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我国夜间经济逐渐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最终形成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山东聊城柳园街道铁塔夜市的游客络...

    汽车文化 2023-07-05 68744 0 城市经济经济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陆成宽)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迎来关键节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线观测站。   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法人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按期、全面、优质完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建设任务,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验收委员会同意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拉索”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核...

    选车买车 2023-07-05 57900 0 科学天文
  • 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超62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超620亿立方米

    原标题: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超620亿立方米    记者14日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2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不可或缺的供水生命线,直接受益人口超1.5亿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近100亿立方米,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沿线城市的供水格局,成为供水生命线。2021―2022年度,中线一期工程调水再创历史新高,超92亿立方米。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5%、天津城区供水的99%;河南省南水...

    车险优惠 2023-07-05 104379 0 南水北调时政
  • 气场甚至超过BBA?岚图追光PHEV申报图

    气场甚至超过BBA?岚图追光PHEV申报图

      [车讯 国内谍照]  日前,岚图追光(参数|询价)PHEV版车型的消息首次曝光,我们还获取到了一组新车的图片。新车定位为行政级轿车,未来将会成为奔驰E级、奥迪A6L等车型的有力竞争对手,新车将会在第三季度正式上市。   友情提示:希望热心网友能够将您所发现的新车谍照拍摄下来,并发送到我们相应的邮箱内:diezhao@autohome.com.cn,期待您的来信,并成为“谍报家”中的一员。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与纯电动版车型不同的设计,常规前格栅设计的加持让它显得更加...

  •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农业农村部部署“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郁琼源、于文静)全国大范围小麦跨区机收即将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农业农村部18日对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夺取夏粮丰收到手,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18日召开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暨机械化生产工作部署会。会议指出,“三夏”生产农时紧、农事重,夏收夏种环环相扣,尤其是今年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机收减损、机播提质都是关键环节。   农业农村部...

  •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投入运行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投入运行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崔爽)加速建设超大规模区块链算力集群,构建国家区块链算力网络;在能源、金融等国计民生关键行业建设节点,打造开放包容的国家区块链主链,打破“区块链孤岛”现象;保持区块链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培养超过50万名区块链各类型人才……记者5月10日获悉,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区块链国创中心)近日已正式投入运行。   区块链已成为全球数据交易、金融结算、国际贸易、政务民生等领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明确要加强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构筑...

    评测试驾 2023-07-03 84446 0 区块链
  • 人造肉对气候影响可能是牛肉的25倍

    人造肉对气候影响可能是牛肉的25倍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分析发现,由培养细胞生产的肉类对气候的影响可能是普通牛肉的25倍。相关研究已经提交生物预印本网站。   实验室培养的肉类通过在营养丰富的“肉汤”中围绕支架培养动物干细胞制成,被认为是比传统肉类更环保的替代品,因为与传统肉类相比,其使用的土地、饲料、水和抗生素更少,且不需要养殖和屠宰牲畜,而牲畜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但在最新研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德里克・里斯纳及其同事发现,培养肉类导致全球变暖的潜力(生产一公斤肉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

    评测试驾 2023-07-03 66469 0 人造肉
  • 人类泛基因组首个草图发布

    人类泛基因组首个草图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杂志发表了人类泛基因组参考的“初稿”,这一集合旨在最终代表人类这一物种中尽可能多的DNA序列。该研究为人类基因组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图像。 自2001年发布草案以来,人类参考基因组一直是人类基因组的支柱。但由于结构变异和替代等位基因的存在,有些单个基因组无法代表人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此次在论文的合集中,“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联盟”提出了首个人类泛基因组参考草图,以及两个使用这一参考为基础进行新遗传学研究的发现。泛基因组开发自47名祖先不同个体的阵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