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总量达992万台!

天宸全网 选车买车 2024-06-22 55080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中研网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和私人充电设施分别增长46%和61%,这标志着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这一成就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彰显了我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其次,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将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为新能源汽车的长途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服务。

其次,将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以满足城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此外,还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在具体措施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高速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信息服务,这将极大提高充电设施的可用性和便利性。

同时,还将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应用试点,这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此外,还将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落实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充电设施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分析: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汽车产品低碳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2023年产销量分别达944.3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0.81%和37.9%,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

2024年1月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推动县城和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并鼓励条件适宜地区结合充电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形成绿色充电一体化系统。

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面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充电设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与增长:

充电设施行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和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和687万台,分别增长46%和61%。

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据预测,到2026年,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设施保有量将达到1766万台,行业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7.83%。

市场结构:

市场主要由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组成。公共充电桩主要服务于公共场所,如停车场、购物中心、加油站等;私人充电桩则主要安装在住宅小区或私人车库内。

公共充电桩的增长速度略低于私人充电桩,但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趋势:

快充技术的应用:随着用户对充电速度需求的提升,快充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充电效率,还能有效缓解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

城市加速超充布局:多个城市正计划加速超充设备的建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这包括深圳市、广州市、海南省等地推出的超充设施建设计划。

“光储充”一体充电站:这种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电力输出及电池状态监测等多项功能,有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充电。这种充电站已成为产业园区及其他公共场所优先考虑的充电设施建设方案。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能源公司、充电桩制造商以及互联网科技企业。他们通过提供不同类型和服务水平的充电站来吸引消费者。

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设备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继电器、接触器等。中游是充电桩整桩制造企业,下游则是运营商、车企和充电解决方案商。

政策环境: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为充电设施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政府对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提高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等。

挑战与机遇:

挑战包括充电设施不足、充电速度和效率问题以及维护和运营成本高等。

机遇则在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等方面。通过克服挑战和抓住机遇,充电设施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充电设施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优化市场布局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可以推动充电设施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充电设施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充电设施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设施保有量也将大幅提升。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4年中国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17亿元,相比2023年的431亿元有显著提升。

超充技术加速布局:

城市将加速超充布局,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多个城市已经出台了雄心勃勃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蓝图,如深圳市计划打造超充设施服务网络,广州市启动“超充都市”战略等。

行业内领军企业如华为、特来电等正在积极布局液冷超充技术,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大量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规模化落地: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将成为未来充电设施建设的主流趋势。这种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多项功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充电的理想模式。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这类充电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推动其规模化落地。

乡镇、城市充电体系加速完善:

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动,乡镇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优先发展。各地主管部门将积极响应政策,推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在适宜地区的全覆盖。

城市地区的充电设施也将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高速公路、公共停车场等场所将增加更多充电桩。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技术创新将继续是推动充电设施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桩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提高充电效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应用于充电设施的管理和运营中,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度等功能。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充电设施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提供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和使用充电桩。

同时,政府将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化网络布局,确保充电设施的合理分布和高效利用。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等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新的参与者也将不断涌现,包括互联网企业、能源企业等,他们将通过跨界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来进入市场并获取市场份额。

充电设施行业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并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据媒体报道,多家企业看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对汽车共享充电市场持乐观态度,正抓紧研发相关技术并推动共享充电设施落地。

据了解,协鑫能科开发的共享充电系统以城市虚拟电厂为基础,能快速响应充电需求。除协鑫能科外,还有多家企业也在高度关注共享充电市场商机。北巴传媒表示,2023年全年共新建并投运充电站157处,新增充电桩2018个,均能实现共享充电。

报告对我国充电设施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充电设施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充电设施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充电设施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充电设施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充电设施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天宸汽车网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